【大历史】新加坡第一家庭内讧的背后

----------------

本月,新加坡闹出大新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次子和女儿、现任总理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和妹妹李玮玲,发布公开信,称已经对自己的哥哥失去信心,并对新加坡的未来感到担心。缘由是李家兄妹三人对欧思礼路38号李光耀旧宅的处置发生争执。

 

<家庭矛盾成国事>

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和妹妹李玮玲声称父亲在遗嘱中要求让后人拆除,但长兄却拒不执行。二人指责身居总理职位的李显龙滥用权力,违背了李光耀的生前意愿。李显龙否认指责并准备召开国会问责程序。一场遗产继承纠纷的家事,演变成了新加坡的国事。

李显扬、李玮玲兄妹二人认为,李显龙试图利用李光耀后人身份为自己及儿子摄取政治声望。然而李光耀一生,都矢志不渝的反对个人崇拜和家族政治。事件可以说是李氏家族长期以来矛盾积压的结果,是李家内部决裂的标志。究其缘由,是因为新加坡、李氏家族的现状与李光耀的政治理念的自相矛盾。

 

<长子继位埋隐患>

李光耀曾远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接受了高级教育的李光耀理所当然的加入了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并很快成为领头羊。1954年,李光耀创建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人民行动党,并很快和共产党结盟。在那个国际共运声势浩大的年代,借着世界赤潮的东风,人民行动党仅仅几年时间就赢得了大选,年仅35岁的李光耀当选新加坡总理。

此后,李光耀长期主宰着新加坡政坛。虽然其地位无限接近于独裁者,可他并不崇尚个人权威。从八十年代起,李光耀就开始物色自己的继承人。他曾公开表示,不赞同自己的儿子进入政坛。然而到了最后,从他手中接过大位的却是他自己的长子李显龙。

 

<为争权鱼死网破>

事实上,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主义的影响无处不在。作为一个威权国家,由老首长的长子接班,其实是理所当然。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李,李显龙平步青云,其他李家人就难免想入非非。

不出意外,李光耀去世后李显龙开始力推儿子上位。现年30岁的李鸿毅,系李显龙第三子。虽然李鸿毅一再表示不会从政,但李显龙夫妇一直试图让李鸿毅加入政坛。未能接受父亲政治权力的李显扬同样也希望将自己的儿子送入政坛,而且李显扬的儿子李绳武明显强于侄子李鸿毅。李显龙不愿意儿子落下风,于是矛盾迅速激化。李显扬、李玮玲二人没有足够的资本对抗,因此选择在公开信中爆料,攻击李显龙滥用权力。信中表示李显龙已经是个跟别的专制僭主别无二致的独裁者,而拒不拆除李光耀故居,是为了日后与妻儿搬入。这可以说是鱼死网破式的斗争了。(凤凰网历史)